2025年5月20日 | 你是第59259950位来访者 | 在线45人 |
![]() |
||
Korngold: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, Op. 35 Liya Petrova,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, Duncan Ward I. Moderato nobile II. Romance III. Allegro assai vivace Strauss, R: Violin Sonata in E flat major, Op. 18 Liya Petrova, Alexandre Kantorow I. Allegro, ma non troppo II. Andante cantabile III. Finale. Andante 3760127226918 介质:CD 版本:原版 产地:法国 音响论坛 刘汉盛发表于:2025-4-29 复制以下帖到IE地址址栏 > 回车 > 点击试音 Liya Petrova https://y.qq.com/n/ryqq/albumDetail/0020FqvM0qxmKv https://music.apple.com/cn/album/momentum-2-korngold-strauss/1790414570 |
![]() |
||
科恩戈尔德 Erich Korngold(1897-1957)与施特劳斯Franz Waxman(1906-1967)这二位作曲家在生前都被古典乐迷低估了,也都是某种程度的「怀才不遇」。前者是出生在奥地利(奥匈帝国,现今捷克)的犹太作曲家,而后者则是出生在德国(德意志帝国,现今波兰)的犹太作曲家。二人都是因为受到纳粹迫害而逃往美国,二人也都在好莱坞安身立 ... 科恩戈尔德的父亲是著名音乐评论家,哥哥也是音乐家,从小就受到良好音乐教育。5岁就能跟父亲弹四手联弹,而且只要听过的旋律就能在钢琴上弹出来,而且谱出和弦。7岁时他开始作曲,1909年,他在马勒面前,演奏自己的作品Cantata作品「 Gold」,连马勒都称他为音乐神童,并建议他去跟Alexander von Zemlinsky习乐。甚至理查德史特劳斯跟马勒一起去跟Korngold的父亲建言,说这个孩子去念音乐院没有什么好处,因为音乐院能教的他都会了。 他11岁时,就写了芭蕾舞剧「Snowman」,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上演时引起轰动。13岁时写的第二号钢琴奏鸣曲被Artur Schnabel在欧洲各处演奏。他早年曾为Hupfeld DEA 、 Phonola 还有Aeolian Duo-Art 系统录制自动钢琴滚筒,现在都还保存完好。他在14岁时就完成第一部管弦乐作品「Schauspiel-Ouvertüre」,15岁完成小交响曲。 17岁(1914)时,他的二出独幕歌剧「Violanta」与「Der Ring des Polykrates」在慕尼黑首演,指挥的是布鲁诺华尔特。19岁创作许多歌曲,室内乐与戏剧音乐,包括在维也纳演出80场的「Much Ado About Nothing」。23岁时,他的歌剧「The Dead City」在汉堡、科隆首演。1921年,他指挥汉堡歌剧院。在1920年代,他重新编排、编曲约翰史特劳斯的几出轻歌剧(事实上几乎是再创作),声名大噪。1923年,他还为钢琴家Paul Wittgenstein写了一首「为左手的钢琴协奏曲」(拉威尔也是)。1931年,他成为维也纳国立音乐院的音乐教授。 也就是因为他对约翰史特劳斯歌剧作品的再创作,引起了电影导演Max Reinhardt的注意,1934年邀请他去美国好莱坞,为他执导的华纳兄弟电影「A Midsummer Night's Dream」写电影配乐(电影1935年发行)。完成这部电影配乐之后,Kornglod回到维也纳去完成他的「Die Kathrin」,之后又回到好莱坞写「Give Us This Night」的配乐。 本来他只打算在好莱坞做短期停留,但是从1935年开始,电影配乐工作一部接一部,而且纳粹又在欧洲迫害犹太人,这使得Korngold就此停留在美国。他几乎每年都有电影配乐作品。1943年他成为美国公民,1947年退休。退休后他开始回复创作古典音乐作品,包括这首OP.35「小提琴协奏曲」(1945)。Korngold的最后一部电影配乐是1955年的「Magic Fire」。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一方面是受到维也纳好友小提琴家Bronisław Huberman的鼓励,另一方面也是要证明自己还能写古典音乐,所以他引用自己写的几部电影配乐中的主题来完成。完成之后献给马勒的遗孀爱玛,感谢爱玛在他小时候对他的照顾。1947年2月15日,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在圣路易斯首演,由Vladimir Golschmann指挥圣路易斯交响乐团演出,担任小提琴独奏的是海飞兹。同年3月海飞兹又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,并且做广播录音。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在海飞兹首次录音之后大受欢迎,陆续有许多版本出现。 这张CD的另一部作品是理查德史特劳斯的Violin Sonata Op.18。这首作品完成于1887年夏秋。这首早期作品算是理查德史特劳斯开始脱离古典乐风的作品,写作时他遇到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高音Pauline de Ahna,可能也对这首曲子的内容有所影响。这首奏鸣曲于1888年10月3是在慕尼黑首演,由小提琴家Robert Heckmann与钢琴家Julius Buths演出。 为何这张CD的封面上写着Momentum 2呢?因为这是小提琴家Liya Petrova(1990-)一系列录音计划的第二张,第一张是2023年发行的William Walton「小提琴协奏曲」(1938年完成),以及雷史毕基的「小提琴奏鸣曲」(1917年完成)。 使用的是由意大利制琴大师马泰奥Matteo Goffriller制于1690年的小提琴。其音色兼具丝绸般的顺滑感(施特劳斯)与金属质感的穿透力(科恩戈尔德协奏曲高潮段)。皇家爱乐乐团在沃德指挥下提供绸缎般的弦乐背景,康托洛夫的钢琴声部则如“第二独奏者”,与小提琴展开诗意对话。 佩特洛娃 Liya Petrova 携手皇家爱乐乐团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、指挥家邓肯•沃德 Duncan Ward及钢琴家亚历山大•康托洛夫(Alexandre Kantorow),佩特洛娃2016年卡尔•尼尔森国际小提琴比赛冠军,被《留声机》赞为“音色魔术师”。其演奏以动态对比鲜明、揉弦细腻着称,在施特劳斯奏鸣曲中展现“火花四溅的炫技段落与如歌慢板的极致平衡”。 词条: 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施特劳斯 小提琴奏鸣曲 佩特洛娃 Liya Petrova (刘汉盛推荐).Mirare MIR690/使用由意大利制琴大师马泰奥Matteo制于1690年的小提琴。其音色兼具丝绸般的顺滑感(施特劳斯)与金属看质感的穿透力 (科恩戈尔德小协高潮段)。皇家爱乐乐团在沃德指挥下提供绸缎般的弦乐背景,康托洛夫的钢琴声部则如“第二独奏者”与小提琴展开诗意对话。 |
![]() |
|||
Copyright© 希望音乐(音响)版权所有2001-2019 | ![]() |
||
服务电话:(0591)87676378 Email:hifi@hopemusic.com.cn | |||
出版物经营许可证:新出发 鼓文出 字第191号 闽ICP备05027004号-1 |